各处室、系部:
为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积极探索教科研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院教职员工在教科研领域的创新活力与积极性,现开展2025年院级课题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及指南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如下申报类别及指南:
(一)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类课题的选题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要求,聚焦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和思政教育,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探索思政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中的实践路径,提升教育质量与社会责任;
(二)教学改革类课题的选题依据国家及河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聚焦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将“一体两翼”“五金建设”等教育部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作为研究重心,推动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课程变革和课堂革命等,推动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产教融合类课题的选题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和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聚焦校企深度融合与产教协同创新,探索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职业教育如何与地方产业、重点企业对接,推动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合作模式的创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的能力。
(四)就业与创新创业类课题的选题依据国家和河北省就业政策,结合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聚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质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支持体系建设,研究高校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等,推动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的优化;
(五)女性教育与家庭教育类课题的选题结合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家庭教育政策,研究女性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途径,探讨如何通过尊重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蕴,促进男女教育平等,并强调家庭教育在塑造女性价值观和性别身份中的重要性。
(六)其他类课题的选题依据国家及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需求,探索职业教育在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创新模式,研究新兴技术、绿色低碳发展等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助力经济转型与人才培养需求的对接。
二、申请人资格与申报要求
(一)院级课题申报人为学院在岗教职工,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条件。
(二)每项课题限报一名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不得超过5人,课题申请书须有课题组成员本人签名。
(三)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项院级课题,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实施,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院级课题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的院级课题不得超过2项。
(四)在研的院级课题负责人(以结项证书标注日期为准)不能申报新的项目,在研的院级课题负责人不得参加本年度课题的申报工作,在研院级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1项院级课题的申请。
(五)符合院级科研课题申报的选题范围,并且以往在国家、省、市、学院等立项的科研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六)申报项目须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3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自动丧失3年申报资格。
三、研究期限
课题完成时限一般为1~2年,以著作类结项的课题完成时限不超过3年,个别需进行长期学术积累和系列研究的课题,申请者在提交申请时须注明。
四、申报程序
(一)申请人须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河北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申请书》(简称《课题申请书》)和《河北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论证活页》(简称《论证活页》)。《论证活页》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其成员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信息的背景资料,否则不予受理。
(二)项目申报需通过“2024新澳门原料网点站科研综合服务平台”线上提交《课题申请书》及《论证活页》,命名方式为“姓名+课题名称+申请书/活页”,系统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24:00前,操作指南见附件1。同时各部门统一报送电子版“汇总表”至邮箱[email protected]。纸质版“汇总表”盖部门公章后于2025年3月17日下午5:00报送至教务处(行政楼212室),逾期不予受理。联系电话:0311-89630790
五、相关附件
教务处
2025年2月20日